每个人都有名字,虽然名字只是人们的一个简单的称呼,但名字对人的影响却不小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想要改名字的原因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虽然很多人对于名字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,但是,如果您感兴趣,今天可以跟随中华海真起名网一起看看什么是名字,什么是名和字哦。当然,如果您需要起名改名,那就更应该了解一下这些内容了。
“名”区别于“字”
古人名是名,字是字。孩子一落地就有父母赐予的名。而名,则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。自称用名,称人以字。“字”往往是“名”的解释和补充,是和“名”相表里的,所以又叫“表字”。 古人父母起名,成人后则有字,号;死后有谥号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幼名、冠字,周道也。” 古人的“名”、“字”多数取自古书古典,如:曹操字孟德,《荀子》有“夫是之谓德操”句。唐代文学家陆羽(著有《茶经》,后世尊为“茶神”)字鸿渐,是取自《周易》“鸿渐于陆,其羽可用为仪”。
“名”“字”结合
古人“名”和“字”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,如: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、“击鼓骂曹”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,他们名、字中的“衡”就是“平”;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、陆游字务观,他们名、字中的“观”和“游”也是同义。
“名”和“字”有意义相辅的,如:东汉“举案齐眉”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,“鸿”、“鸾”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;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,因“乐天”故能“居易”;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(“咎”是过错),因能“补”过才能“无咎”。
“名”和“字”有意义相反的,如: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、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“名”、“字”中的“熹”与“晦”、“頫(俯)”与“昂”都是反义。
地名(包括出生地、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)。官爵名(包括职衔、封号等)。以室名、斋名、轩名、堂名为号的。
家族传承
古人的“名”、“字”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。先秦时,常在名、姓前加伯(孟)、仲、叔、季表兄弟长幼,如伯夷、叔齐,伯是兄,叔是弟;孔丘字仲尼,“仲”就是老二。汉代以后逐渐在“名”或“字”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,如宋代文学家苏轼、苏辙兄弟共用偏旁“车”表同辈。
人们之间的约定,有许多美好,连接这些美好,需要一个承诺。碌碌凡尘,这种约束、约定、承诺,需要一份执着,需要一个平淡却又不平凡的名字。如果您需要为孩子起名改名,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哦。
上一篇:宝宝起名的六大原则
下一篇:姓名学之什么是五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