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年轻的妈妈刚接触新生儿时都会有这样的担心,刚出生的新生儿空调温度一般应该在多少度才适合?妈妈们都会担心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问题,温度过高怕热着宝宝,温度太低又怕宝宝着凉。尤其是,最近进入谷雨时 节,雨水较多,早晚温差较大,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想成年人那样完善,宝宝的中性环境温度常随体重及日龄的不同而变化着。这个时候,懂得控制环境温度和表感温度,以确保新生儿的体温正常就尤为重要了。
其实新生儿出生后周围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,因而出生后,新生儿的体温就会有明显下降。在一小时内可降低2.5℃,但如果环境温度适中,新生儿的体温就可逐渐回升,达到36℃-37℃,而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,通常称为“适中温度”或“中性温度”,在这种环境温度下,可保持新生儿的正常体温,消耗的氧气也最少,新陈代谢率最低,热量消耗也少,使营养素核热能均以最大限度地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。因此,在适中温度的环境中,不但可预防疾病的发生,而体重增长也快。
新生儿期的适中温度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和月龄有关。例如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“适中温度”为33℃-35℃,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℃-26℃。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。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-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,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℃-22℃为适宜。室温过高对新生儿不利,一来可引起新生儿皮肤蒸发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热,呼吸增快,带走水分,使体内水分不足,血液浓缩,而引起发烧称“脱水热”。如室温过低,可使新生儿体温不升,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,发生新生儿硬肿症,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吮。
出生天数不同 室温也不同。事实上,新生儿出生后环境温度比母亲子宫内温度要低,因而出生后,新生儿的体温明显下降。一小时内可降低2.5℃,如果环境温度适中,新生儿的体温可逐渐回升,达到36℃-37℃,这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,通常称为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。正如上文所说,新生儿的中性环境温度常随体重及日龄的不同而不同。因此,室温的控制需要随着宝宝的出生天数而调节。(以下讨论的室温建议,为足月新生儿,早产儿不在此讨论范围)
出生24小时:裸体放置在暖箱中,所需要的最适合环境温度为31~34℃。而体重较小的未成熟儿所要求的温度就比足月儿高,为33~34℃。
出生2天: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℃-26℃。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。
出生3-5天: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-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,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℃-22℃为适宜。
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温度是最适宜的新生儿保暖呢?海真乾元文化认为:
1.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法很多,常用的有空调,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。也可用暖气、火炉、取暖器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,以适宜新生儿的需要。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取暖,都会使空气干燥,因此,要保持一定的湿度,一般在50%左右。同时还要每天定时开窗2-3次,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,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。
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育不完善,尚不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调节,当环境温度升高时,新生儿的体温也会升高,因此,夏季出生的新生儿,室温也应予以控制在20℃-22℃。通常可用空调、电风扇等方法,但应避免将风直吹新生儿,可采用微风吊扇较为适宜。同样使用空调时,也应定时开窗换气,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有利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的功能发育,保证身体健康。
2.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
一般来说,新生儿皮肤温度维持在36—37℃的时候最正常。这个温度,耗氧量最低,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。那么,室内温度调节好了,宝宝的体温又该如何调节呢?除了要经常摸摸婴儿四肢探温,还可以从婴儿的睡姿来观察:
新生儿有一个应对周遭温度变化的聪明法子——调整自己的活动量。当周遭温度如果变凉,宝宝就会醒过来,立刻开始摇动胳膊和腿,在体内制造热量,为自己升温。环境若是变热,宝宝就会舒服地多睡一会儿,并且摆出一个“日光浴”的睡姿,将四肢伸展开,进行散热。如此体态,也可以成为判断他是否太热或太冷的标准。
根据室温增添衣物的参考标准
室温10℃以下:给新生儿上身穿棉衣,包一床小被,盖一床大一点的厚被,小被外面放热水袋;
10~15℃:穿棉衣,包一床小被,再盖一床被子;16~21℃时,穿夹衣或绒衣,包一床小被;
22~25℃:穿棉毛衫,包一层小薄被;
26~28℃:穿棉毛衫,包一床小夹被或毛巾被;
29~30℃C:穿汗衫,包一层单布;
30℃以上:穿小背心或带一小肚兜,不打包,盖好肚子就行。
海真乾元文化认为要让新生儿有一个舒适又有利于健康的室内温度,还需要根据宝宝自身情况而定,每个孩子都不一样,任何理论标准都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前提。
上一篇:如何关注和培养宝宝和天赋
下一篇:婴儿奶粉小知识